来源人民网
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显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分重要,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的建设。
目前,基层当前村干部老龄化日益明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村干部老龄化的成因包括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重资历轻能力、忽视后备干部培养、待遇低工作难度大。如何破解村干部老龄化、后备干部人才匮乏等难题?用6个字来概括—“引的进、留得住、用得好”。
如何“引得进”。搭建平台从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从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择优“引”、从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选”、从本村涌现出来的能人中择优“推”、从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择优“派”的“五择优”方式,把作风正、能力强、有威信的人才选拔进村级干部队伍。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历练本领,逐渐磨砺成长为信念坚定、思路开阔、务实肯干的农村发展带头人。
怎么“留得住”,要想留住人才,必须从“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退后有所养”“三有”激励保障机制,用好的机制留住人。落实干好有希望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考招录公务员和直接提拔副科级干部力度;落实收入有保障机制,实施现任干部和离任干部工龄补贴和补贴逐年增长机制;落实退后有所养制度,在农村养老保险基础上,逐步研究落实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待遇,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如何“用得好”,制定村干部权限范围,用制度管人,让村干部在合理的范围内,大胆用权、大胆干事、大胆带领老百姓致富。
在许多干部心中存在“村官不是官”这一想法,年底工作也不纳入考核,存在慵懒散浮拖现象,要改变这一想法,必须将考核评价纳入村干部的绩效考核中去,让村干部干事认真,对村民负责。(尹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