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文志)五十载峥嵘岁月,千万里漫漫征途。走南闯北,夙兴夜寐,一步一个脚印,一锤一个强音,一代又一代的铁四局二处人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前赴后继在神州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在砥砺奋进中,铁四局二处逐渐涵养了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永不满足的优秀企业文化。新时代下,中铁四局二公司太湖隧道项目全体工程人继续发扬铁军优良传统,坚持干好一方工程,造福一方人民,用奋斗铺就人生底色,用实干谱写时代华章。
困难面前方显担当本色
今年疫情爆发后,中铁四局二公司副总经理兼太湖隧道项目经理费晓春顾不得与家中亲人团聚,年后第一个赶回项目主持工作,为项目全体留守人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项目年后工期紧、任务重、资源紧张,面对人员、物资、机械无法进入现场的困境,费晓春想方设法进行破局。
“没有条件就要想办法创造条件,没有工人我们管理人员就要带头上。”费晓春回到项目后立即召开工作部署会。不等、不靠、不退缩,为确保全面复工后大型机械能迅速进场形成大干,费晓春充分利用项目既有人员和材料,亲自带领项目20余名春节留守管理人员突击进行五仓南北侧便道浇筑,尽最大努力解决最难的问题。
费晓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立模、浇筑、拆模,500多米长的便道、4个日夜,他一次不落,每次都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带头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平时要求协作队伍工人做到的,我们管理人员就应该带头做到,这也算是我们管理人员的‘面子’路了。”虽然是管理人员,但便道质量要求不能降,费晓春现场在干活时同大家开玩笑道。由于队伍中年轻人居多,大多没有干过重活儿,他就在现场一边给大家传授技巧一边活跃氛围,这种乐观精神带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不喊苦、不叫累,白天立模、晚上浇筑,从下午从半夜,他在现场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赶抢进度。
指挥罐车,摊铺、振捣混凝土,平整路面,每次七八个小时的浇筑过程,费晓春都坚持抢在前、干在前,每次浇筑时都弄得“灰头土脸”,但他却顾不上那么多,又好又快干完活是他唯一的念头。
作为领导,费晓春在现场俯身实干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周围人,大家都在现场奋勇争先,便道连日的快速修筑也帮助项目之后的全面复工提供有力保障。
主动亮出身份冲在前
面对新冠疫情在全国上下迅速蔓延的紧张局势,作为中铁四局二公司太湖隧道项目的党支部副书记,韦黎明年后迅速自驾返岗,掌好防疫“方向舵”。他先后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5次,起草制定了《关于做好节后复工过程中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关于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责任的通知》等4份防疫文件,抓紧抓好全员防疫责任,推动防疫工作落实落细,让项目各项防疫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提前得知项目防疫物资紧缺后,他在返程前主动将自己家中提前购买的两百多个口罩都带到了项目上,并且将防护性能更好的口罩分配给了项目防疫最前线的工作人员。为能给员工省下一个口罩,他自己则是坚持一个口罩佩戴三天,用完消毒,消毒完再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要迎难而上。”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在危急时刻主动亮出身份,担起责任,坚持每天佩戴党徽上岗。针对项目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各类防疫物资紧缺的局面,他第一时间联系亲朋好友,拓宽采购渠道。基层项目防疫工作繁重、防疫人员压力大,在人手不足的紧要关头,防疫宣传、消毒、测温、分发物资,他事必躬亲,带头冲锋在防疫最前线。
为聚集防疫合力,他创新工作思路,利用项目长期在地方上所积累起来的党建联建工作优势,经过多方奔走,成功将项目纳入政府防疫物资统一调配对象,极大缓解了项目防疫物资紧缺的局面。促成与驻地社区、公安部门建立起联控联控工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为项目1000余名返程人员逐个进行了行动轨迹摸排和隔离观察。为加强流动人员管理,他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选聘党员防疫先锋岗,率先垂范,通过确立“外防输入,内控流动”的原则,在项目上构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战“疫”堡垒。
为助力项目尽快复工复产,他制定了帮助农民工安全返程的安心计划,亲自到无锡市交通部门跑手续,开通农民工返程绿色通道,到运输市场定制“点对点”返程包车,帮助500余名工人安全返回项目。为增强进场人员隔离观察实效,他对接属地疾控中心为在场全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通过研究确定“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防护”的三重保障,使进场人员的隔离观察期由14天缩短为7天。
在韦黎明密而不疏的安排部署下,太湖隧道项目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成套防疫举措,为后续拼抢工期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坚决打好防汛保卫战
“31+500段集水坑已满,请安排一台抽水泵。”“一号发电机水管漏水严重,需更换。”“二次横向围堰情况正常。”在中铁四局二公司太湖隧道项目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群内,现场防汛即时信息一条接一条。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今年7月中旬太湖水位连续多日超历史警戒水位,太湖隧道项目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并成立了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15名党员主动亮出身份,项目常务副经理狄鹏全面统筹防汛工作安排,带头深入现场,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在建5个仓段,湖中围堰延伸4.2公里,急剧上升的水位给项目围堰安全造成了极大压力,为实时掌握围堰情况,狄鹏坚持干在现场、靠前指挥,亲自带领6名党员排出白班、夜班,对围堰进行全天无间断、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在现场群内,保证信息畅通,让围堰安全始终可控、在控、能控。
“围堰安全要放在首位,必须24小时盯控,严防太湖水倒灌。”狄鹏在现场反复强调。一边是防止太湖水倒灌,一边是让基坑内的水能高效排出去,项目现场多点“作战”。
雨情紧张,常常是上午刚抽干一个集水坑,下午水又满了,这考验着狄鹏的组织协调能力。十来天现场连轴转,钢板桩围堰及时堵漏,围堰反压平台加高加固,抽水泵合理分布,狄鹏紧锣密鼓安排现场工作,紧盯围堰安全关键环节。为确保现场每台抽水泵运转正常,能够不间断抽水,狄鹏对党员突击队通过现场责任区划分、抽水泵编号的方式,让每名党员分管几台水泵,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通过及时巡查、发现并解决水泵出现的各类问题,坚决不让抽水环节影响到现场作业面。
“要时刻保持大干姿态,确保雨一停现场能立即恢复作业状态。”狄鹏在交班会上说道。由于抽水及时,现场已开挖作业面和各类材料保护完好,项目部克服不利天气影响,见缝插针抢抓施工,梅雨季先后完成底板120米、顶板210米、侧墙150米。
为避免大型机械破坏排水沟,项目现场实行人工辅助清淤,党员突击队成员们亲自上手,冒雨用高压水枪逐段将淤泥冲到集水坑进行集中清理,有效保障了排水通畅。由于连日在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突击队成员们的手脚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发白起皱现象,但他们却没时间顾得上这些。“在现场跑了一天,流到嘴里的都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项目青年党员王世政说道。
全天驻守现场,24小时机动待命,这已成为突击队成员们防汛期间的工作常态,正是由于他们勇于担当、敢干实干的工作状态,项目在汛期未发生一起显性安全事故。
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岗位。感人奋进的事迹、朝气蓬勃的力量、敢闯敢拼的魄力、务实笃行的作风,二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凝聚成形,又反哺企业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整个建筑行业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二公司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二公司的成长故事还在继续,需要每位心怀爱企之心职工的共同书写,这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赳赳铁军必将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二公司必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