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城市新闻 > 正文

中国紫檀博物馆二十年庆 年底横琴开分馆

发布时间:2019-11-20 07:59:33        来源:互联网

2019年9月19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紫檀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二十周年庆典。

陈丽华馆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多年来我在世界范围宣传中国紫檀文化,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艺术之美,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一件件紫檀艺术作品,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纪念和文化的路标,通过它把前人敬业的工匠精神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陈丽华馆长在致辞时向大家隆重宣布:今年时值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将于今年年底在珠海横琴隆重开馆,首展将是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题为盛世风华的展览。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立足珠海横琴,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将成为故宫博物院皇家文化展示平台、中国传统紫檀艺术展示平台及中外顶级文化机构交流平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大发展。

回首1999年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这是陈丽华女士紫檀梦实现的开始。自幼受到家庭文化熏陶的陈丽华,在商场中苦心经营多年之后,终于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谈起往事,陈丽华女士至今充满对故宫博物院和王世襄、朱家溍等多位老前辈的感激之情。当年机缘巧合下有幸走进故宫的陈丽华女士,在专家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制作完成了以故宫原件为蓝本的紫檀家具精品和精妙绝伦的紫檀雕故宫角楼、天坛祈年殿、千秋亭、万春亭、飞云楼等大型建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今天的中国紫檀博物馆。近十多年来,陈丽华女士将多件价值连城的大型紫檀艺术珍品无偿捐赠给中国故宫博物院、法国香博堡博物馆、美国史密森尼博物学院、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在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同时,也开启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国紫檀文化之旅,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2011年,中国紫檀博物馆申报的木雕(紫檀雕刻)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丽华女士本人也被评选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众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一道,跻身大国工匠的光荣行列。这是一个被陈丽华女士永生铭记的时刻,每每回想起来都充满激动的感情。也因为这种感动,让陈丽华愿意为木雕艺术事业贡献一切。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民营博物馆普遍维系困难。中国紫檀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也不足以支撑日常运营。陈丽华女士要通过其它商业收入来维持中国紫檀博物馆的运转。但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陈丽华女士认为再辛苦也是应该的。

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二十年来,接待了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近距离接触和亲身感受,很多人迷上了中国紫檀文化。而自2010年起,陈丽华女士组织上百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投入巨资正式启动用紫檀和阴沉木重塑老北京城门这一叹为观止的工程。目前,全部老北京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十座角楼和十座庙已按照1:10的比例全部制作完成。这一伟大壮举获得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星云大师和著名学者阎崇年等人的赞许。陈丽华女士的紫檀及阴沉木制老北京城门曾在北京和澳门等地展出,无不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和惊叹。

紫檀艺术品的创作,从选材、制作、雕刻、打磨、吹蜡等各个工艺环节都十分的考究。陈丽华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要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陈丽华女士是十分赞成和亲身践行的。她认为,自己正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紫檀雕刻艺术所代表的敬业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和社会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将永远流传下去。这就是她热爱紫檀艺术事业并为之倾力付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