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焦点关注 > 正文

用脚步丈量家乡,成都红专西路小学把课堂开在了华西坝

发布时间:2019-07-09 08:32:59        来源:互联网

     根据史料记载,”1905年,由英、美、加三国的五个基督教会决议在中国西部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地址定在四川政治文化中心成都。随即在城南购置土地,建筑校舍。这里土地平旷,北傍锦江,风景清雅,由于华西协合大学的兴建,便有了"华西坝"的称谓。

     华西坝之于成都犹如牛津、剑桥之于伦敦,清华、北大之于北京。

     有句话说道:“成都是文化之都,华西坝可以说就是“成都之都”了。”

用脚步丈量家乡,成都红专西路小学把课堂开在了华西坝

     近日,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爱科行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武侯区教育局开展的第二批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课堂又开课啦!

     本次研学旅行的首发站,是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华西坝”建筑历史文化群落,由班豆研学的导师带领着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的同学们,通过实地的走访、调研,进而更好的了解了家乡文化,增强了视野、扩展了知识面。初步形成了小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和周边区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同学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当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走访了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建筑群、校史展览馆、口腔健康馆等华西坝知名的场景。

     同时,在校史展览馆,班豆研学的导师和四川大学的工作人员,专程还邀请到了已出版多本华西坝历史专著的华西老教师--金开泰先生,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文史课。

用脚步丈量家乡,成都红专西路小学把课堂开在了华西坝

     金开泰,华西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员,致力于挖掘华西历史,传播华西文化。金开泰老师撰写的《九说华西坝文化 ——开西部博物馆的先河》,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描述了百年华西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事件的回顾等,是十分难得的了解华西坝文化历史和精神的窗口。

     对于华西坝一份子的成都红专西路小学的同学们来说,区别于以往的校内学习,此次活动同学们能够身临其境的走出校园,了解学校周边独有的文化。正是这样的学习方式,继而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社会综合知识,构建好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学习网。

用脚步丈量家乡,成都红专西路小学把课堂开在了华西坝

     值得一提的是,黉门街上的“红专西路小学”,最早正是由加拿大传教士于1915年创办的,其原名“弟维实习初等小学校”,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同学们算是走了一回“亲戚”。

用脚步丈量家乡,成都红专西路小学把课堂开在了华西坝

     在跟随着研学导师细心的讲解下,同学们一路走过华西坝的老建筑群,一路经过那些具有时代符号的地方。此刻,同学们不再只是静静的看客,历史彷佛就在身边重演。

用脚步丈量家乡,成都红专西路小学把课堂开在了华西坝

     开展此类研学旅行的活动,不仅采用了新颖的学习方法,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对家乡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深度了解了课本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提升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编辑: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