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焦点关注 > 正文

警徽闪耀帮扶村 ——沂南县公安局县派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01-04 16:02:25        来源:互联网

沂南县城东二十五公里的桥头车疃村是省定贫困村,2016年脱贫摘帽,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依然迫切需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2018年2月,沂南县公安局高度重视该村帮扶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第一书记工作组到桥头车疃村,团结带领广大村民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紧依靠党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精神文明,将一个基础薄弱村建设成村富民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谱写了一曲警民携手奔小康的奋斗之歌。

警变身致富“领路人”

壮大多元产业拓宽富民强村

严冬时节,桥头车疃村蔬果大棚内的草莓长势正旺,再有一个月,香甜的草莓将集中高价上市。“今年草莓品相好,收成也不错,按往年行情,一个棚少说收入五六万。”大棚承包老板刘长青信心满满地说。

两年前,刘长青来到桥头车疃村承包16个果蔬大棚和4个温室现代生态大棚,种植的有机草莓、西红柿、黄瓜等供不应求。记者采访了解到,该种植基地每年向村里交纳承包费,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吸纳几十名村民在基地内就业,每人每天工资达一百多元,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除此以外,基地还拿出全年收入的6%作为分红收益,全部用于帮扶村里的贫困群众。

产业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发展扶贫产业,找准路子是关键。沂南县公安局县派第一书记工作组立足村情实际,发挥村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积极拓宽村民致富之路。

视线转移到村内精准扶贫就业点——凯宇玩具厂,刀剪在工人手中飞舞,缝纫机在工人脚下旋转,这里又是静谧寒冬里另一番忙碌景象。车间工人全部来自本村或周边村庄的家庭妇女。“吸纳65名劳动妇女就业,让她们在家门口拿上工资,不耽误照顾家庭和孩子。加工点的订单源源不断,富了村集体,也鼓了农民腰包。”沂南县公安局县派第一书记王志军面对记者显得很激动。

别看现在村里的产业红红火火,可就在几年前,桥头车疃村缺乏产业支撑,村民除了外出打打工,只能靠种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多年来处于一穷二白。“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新农村建设就是要立足实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我们调查分析本村村情,通过发展壮大多元产业,让不同的村民群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增收渠道。如今该村有劳动能力的宜种植则种植,宜加工则加工,宜外出打工则继续外出。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我们加大帮扶力度,“输血““造血“双向发力,绝不让一位村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掉队。”沂南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高兴先向记者介绍。

作为省定贫困村,桥头车疃村虽然2016年就已摘帽,但村庄整体情况依然比较薄弱,有27户脱贫户依然享受扶贫政策。县公安局高兴先局长时刻牵挂着该村的扶贫工作,多次进村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召开现场办公会,检查督导项目落实情况,扎实推动脱贫工作稳步前进。

从公安战线奔赴农村一线,三年来,沂南县公安局第一书记工作组扎根乡村,挥洒汗水,把初心筑梦于田野,将使命镌刻于乡间,他们的故事是脱贫攻坚、圆梦小康伟大实践的生动注脚。

实干笃行同筑“警民路”

警民心手相牵共建美丽乡村

村西,300亩土地是桥头车疃村的粮仓,然而,承载粮食生产的两条土路不但难走,还是断头路,每到春种秋收,农机进不去出不来,村民苦不堪言。第一书记工作组了解到情况后,决心打通断头路,为村民开辟一条致富路。第一书记王志军和第一副书记杜纪坤想方设法协调财政局扶贫资金50万元,通过县自然资源局招标硬化路面3公里,接通了两条“断头路“。

看着刚刚硬化完成的水泥路笔直地通往远处的大道,王志军高兴地说:“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才对得起第一书记的称号。”虽然还没来得及竖起指示标牌,王志军却早就给这条路起好了名字。“就叫‘警民路’,象征咱们警民一家亲,共创新未来。”

面对旧村旧貌,三年来,县派第一书记工作组多方筹措资金,下大力气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一番努力,如今的桥头车疃村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彰显新景象。

驻村不久,第一书记工作组即协调资金10万元,对狭小破旧的村委会议室进行改造扩建。2020年,工作组又争取资金5万元对村委全面装修。如今,党群工作室、图书室、办事大厅一应俱全、窗明几净,极大方便了村两委办公和村民办事需要。

2020年春,投入资金9.8万元,在村里主干道——顺城路两侧栽植石楠、女贞等绿化苗木,使得道路两侧四季常青、风景如画。同年冬天,投入资金5万元,在村内架设太阳能路灯60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为了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2019年春,第一书记工作组投入资金5万元,增设摄像头,全面提升村内监控系统,做到不留死角、全面覆盖。桥头车疃村党支部书记刘世凯向记者说,“以前小偷小盗偶有发生,自从监控设施全覆盖以来,2020年实现全年全村零发案,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村庄美了,生活也要更美。第一书记工作组以开展村庄美和庭院美“双美村庄”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和“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在全镇率先推出“家风家训”挂牌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同心共架警民“连心桥”

让警徽根植于帮扶村村民心中

公安民警到驻村书记,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初心。沂南县公安局县派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以来,发扬人民警察务实拼搏的作风,扎根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用真情在警民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县公安局民警对口帮扶村内29户享受脱贫政策户,女民警张忠娟主动挑起帮扶3户的重任。除了常规帮扶外,张忠娟一有空闲就往村里跑,米面油、肉奶蛋……回回都不空手,而且是自掏腰包。有一回,为了给帮扶户送轮椅,她不顾工作了一天的疲惫,开车带上女儿,晚上9点多赶到帮扶户家里……三年来,她不改初心,用一腔真情感动了父老乡亲,村里大娘总是把她当作自己的“亲闺女”,每次总是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总有说不完的话

沂南县公安局不但帮扶村里的发展,同时还注重与群众心连心,对群众的事用心办、用情办、用力办,源源不断带来温暖和感动,让党的好政策时时处处惠及最广大人民,让党旗在帮扶一线高高飘扬。

逢年过节,高兴先局长都会带领局里部分党员干部到村里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和节日祝福。为了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开展迎“七·一”党课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联合市县保险业协会开展送温暖活动,为100余人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联合沂南县人民医院医疗专家开展免费义诊活动,为400多名村民提供免费诊疗并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配老花镜

心与百姓同忧喜,人间最美是真情。点滴小事彰显人间大爱,沂南县公安局与村民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无声汇入这个时代的伟大洪流中,生生不息。

三载帮扶眼看接近尾声,与三年前刚刚踏上这片贫瘠的土地,心中升腾起的些许失望相比,王志军心中尽是留恋与不舍。三年,他把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也收获了来自村民最质朴的真情。当接到继续帮扶的命令时,王志军不禁一阵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开启,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帮扶政策不能撤。总书记今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

如今,王志军在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组已经筹备完毕,他和其他4位同志将共同帮扶桥头车疃村等周边7个村的基层党建工作,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我们来自于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要把警民一家亲的美德传承好,让警徽根植于村民心中,让党旗飘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这也是我们公安警的责任和使命,沂南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高兴先如是说。     临报融媒记者 徐以刚 崔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