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达内集团深化产教融合共促人才培养百校行计划(简称百校行计划)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达内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韩少云、人民网教育频道熊旭、新浪教育频道主编雷蕾、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校长刘永利、陇东学院教学副校长马悦宁、广东理工学院副校长刘香萍、阿坝师范学院校长向武、潍坊职业学院副校长贺志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书记朱爱胜、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敬代和等十位嘉宾一起上台启动了2019达内集团深化产教融合共促人才培养百校行计划。
据了解,百校行是达内教育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助力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达内教育集团作为该计划发起单位将联合主流媒体遴选100所高校,对校企合作典型示范院校进行专访,了解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真实反馈、促进校企的进一步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同时借助主流媒体的报道,将示范院校的成熟合作经验复制到更多高校。
达内集团深化产教融合共促人才培养百校行计划的启动,也与时下政策端和企业端在探寻产教融合的路线方向一致。产教融合四字在2019教育行业成为热词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端对产教融合的重视,尤其是在2019年,国务院对产教融合的多次提及,明确了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在于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变,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中国人才市场出现人才断档以及结构问题。
作为一家以培训为业务主线的教育企业,达内在为众多毕业生提供培训课程帮助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同时,在产教融合的解决方案上也有自己一套体系。在一些企业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深陷用人成本高和缺乏人才的困境时,达内将企业的业务需求转移至高等院校,借用空间之力实现资源转移,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对于高校来讲,达内推动产教融合帮助高校改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设备,实验室等等,在弥补了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中国大学向应用技术转型。而这个过程也促使达内成功探索出了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以教助产,以产促教,产教协调发展的培训教育闭环。此外,达内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高强时代软件公司,专门用于从事产教融合的解决方案。
在与高等学校合作过程中,达内以自身为连接点,依托于达内优秀的课程、强大的运营以及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影响力,为企业市场需求端和高校人才市场供给两端架起了桥梁。而在达内建造桥梁通过的学生,不仅解决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教育资源稀缺的环境下,达内不断的完善培训教育课程和体系,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在产教融合的寻求解决问题上,达内借助自己影响力来推动产教融合,在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的竞争力。未来,随着达内教育不断壮大,将在个人、高校、企业以及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