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焦点关注 > 正文

九九重阳投粮节,“米红粱”为祖国庆生

发布时间:2019-12-06 07:50:03        来源:互联网

那是一粒粒酿酒的宠儿,热情如火,潮气蓬勃,赤红透亮;

那是一串串红珠帽似的高粱穗子,火红、饱满,圆鼓鼓地连成一片,映红天际;

那就是映日连天别样红的米红粱基地,是中国著名酱酒 青花郎的诞生地。

一粒别样的米红粱,它或许就是为酿酒而生

中国人酿酒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就煌煌数千年,与西方酿酒不同的是,中国酿酒是以谷物为主,其中高粱是最大的酒材料。

有人说,原材料是酒之血肉,对于郎酒人来说,红彤彤的米红粱正是联结美酒血与骨的承载之物,是上苍赐予的宝物。从贵州到四川,水系之间没有三尺平地,高粱难以大量种植,但是赤水河却是酱香酒的不二产地,在赤水河畔,古老的二郎镇依山而建,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为郎酒人酿酒创造了一个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二郎镇产出的米红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久嚼不烂,这样的品性是不适宜食用的,它甚至被称为中国最难吃的高粱,但正是这样的坚毅品质,成就了它的另一种使命酿好酒。从红色土壤抽穗拔节出的川南米红粱,有着耐蒸煮、不易糊化的质地,决定了它能经受郎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繁复工艺以及长达一年的酿造周期,经过这样十分复杂且漫长的工艺流程,它转化为一种清爽、甘美、醇厚、柔滑的液体,把二十四节气的每一节都微妙地灌进郎酒的酿造进程中,成为了中国最好的酱香白酒之一。这早已退出中国人餐桌的米红粱,在郎酒人的手中却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彩。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重阳节前后,是郎酒制酒车间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也是酿造酱香型白酒投粮下沙的窗口期,绝对不容错过,郎酒人必须与时间赛跑,沙就是米红粱,也叫红缨子高粱,因它细如沙子,就有了这最精简的比附。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古制。传统技艺通常带着某种神秘性,但选择这两个关键节令却并不神秘端午前后,小麦成熟;重阳前后,高粱成熟。神奇的是那条赤水河,从端午到重阳,它浑浊发红;而从重阳到次年端午,则清澈见底。这一变化非常完美地配合了沿岸酿酒企业制曲、下沙的取水需要,似有灵性。

白气氤氲的车间,工人提来一桶桶滚烫的河水,泼洒在一堆又一堆的米红粱上,两者就开始了痴绝的缠绵。经过第一次蒸煮的米红粱,有一层柔和的光泽,米红粱富含支链淀粉,其网状结构牢牢地锁住了水分,两者结合变成了不易老化的糊状溶胶,抓起一小撮来,放入口中咀嚼,外皮依然紧致,富有弹性,久嚼之下,泛甜生香。酿酒师傅说,没有心的高粱,不吃力,因为在接下来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还要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每一次都是高温的历练,所以只有硬心肠的川南黔北糯红高粱,才能挨得住酱酒繁重工序的锤炼,酿得出好酱酒。说起这个过程,郎酒总工程师蒋英丽也不免有些动情:米红粱是很不容易的!

郎酒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的美酒河赤水河,这样一幅世所罕见的山水画卷,如同血液一般蜿蜒流淌,记录着这片中华大地的文化基因。酒香萦绕的古蔺二郎镇、炙热动人的红色记忆,以及千百年都不曾褪色的匠人精神,都在向世人讲述着一瓶美酒里所包含的动人故事。

来赤水河畔寻觅醉人酱香,不可错过二郎镇。二郎镇不仅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更是中国革命打开新局面的一个关键点,镌刻着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1935年的四渡赤水 在这里发生,并且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胜利。

2019年是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既然我们融进了这片山水宝地,走进了这个红色古镇,我们便用郎酒的方式为祖国喝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向建国英雄们致敬!几十年的岁月沧海桑田,磨蚀了许多记忆,但这股红色精神在我们心中却更加闪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被先辈的伟大精神所感动,更能体会到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当像红军战士一样,扛起复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做新时代的主角;而作为郎酒人,酿酒的过程虽然历尽艰难,但酿出的美酒却能令人身心愉悦,其所包含的文化与精神也契合了新时代的主旋律,这也是我们作为郎酒人必须坚守的信念。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月7日,郎酒天猫、京东官方商城特推出限量纪念装、精装礼盒、还有各类特惠好酒等你来拿,观看九九重阳投粮直播还可享受1元秒杀、免费抽取青花郎...更多优惠,尽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