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慢生活
胡平(意):
中国文旅项目高级策划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学术委员
IPMP国际项目管理高级咨询师
西安市丝路旅游产业文创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千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陕西金慧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

安东 | 09月07日 15:06
胡平(意) 总经理
浙江千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受访老板
安东:请告诉我们,该如何称呼您?
受访人:胡平(意)
安东:您的公司名称是?
受访人:浙江千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金慧聚文旅)
安东:您在公司担任什么职位?
受访人: 总经理

安东:您在公司大概有多少员工?
受访人:61人
安东:您的公司位于哪个城市?
受访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安西路。


安 东:您的公司成立于哪一年?有什么值得说的发展历程吗?
受访人:浙江千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是中国专业的特色小镇、乡村文化、地域属性强势文化(景区)、民俗(宿)文化、农耕文化、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项目文化创意的策划运营、规划设计、品牌管理、商业管理、景区托管、旅游项目投融资等综合性服务机构。
“浙江千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公司为了拓展西部文旅市场业务于2019年投资控股成立了“陕西金慧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千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文旅策划师10名,文旅规划师11名,文旅园艺、民宿创意设计师20名,网络运营高级工程师3名,文旅品牌策划师5名,项目执行高管10名,团队以特色小镇、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工业旅游、考古旅游、沙漠旅游、森林旅游、康养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田园综合体的策划与规划;精品民宿、野奢民宿、原乡民宿、主题民宿、康养旅居民宿的设计与落地;旅游地产策划、旅游项目运营、旅游项目节日庆典以及商业庆典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以丰富的经验与强有的执行力湖北武汉十里桃花特色小镇、湖北竹溪桃花岛景区、毕节七星关乡村旅游、陕西汤峪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陕西半坡文旅小镇、四川甘孜丹巴甲居藏寨民宿、陕西镇坪花溪土屋民宿、陕西安康土匪山寨民宿、湖北夯土小镇精品民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西部首届西部名人书画摄影作品联展、陕西2019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陕西华坪70献礼长寿医养旅游文化艺术节、陕西爷台山花海文化艺术节、陕西罗曼小镇婚庆集散中心等项目从选址、策划、规划、开发筹建、品牌树立、运营管理、整合推广、互联互通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得全过程,目前落地案例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

安 东:聊聊您为什么会从事现在的事业,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受访人:从事这一文旅策划行业,主要是自己从小和母亲生活在农村,在村子后面有座山叫爷台山,从小在山里采药贴补家用,有天我突发奇想有天我也把我们山做成旅游景点,给母亲说自己长大一定要当村长,把我们可怜样子给改变了,自己开始学习书画学习历史、地理长大了就回到我的初心上来了,开始学习组建公司做项目发展今天的成绩。2018年浙江千弘以布局乡旅 不忘初心的精神,在爷台山斥资300万做了四季田园·核桃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项目在逐步落地期。
安东:请告诉我们您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或目标?
受访人:目前公司由过去的飞速转为目前的稳步发展,未来的五年做一些有品质、有特性、有代表性的文旅项目。浙江千弘未来发展只做十个有品质的文旅项目,每一个文旅项目让我们的员工都有股份,让浙江千弘的每一个员工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安东:您公司的主营产品或服务是什么?它在市场上有什么竞争优势?
受访人:浙江千弘作为一家文创型的品牌运营公司主要是先客户之先,忧客户之忧而忧,为客户排忧解难才是浙江千弘公司的本分。要说到我们的竞争力那就是“稳、准、狠”精准速度,对项目前期策划操作要稳,对项目的定位和消费者定位要准,对项目落地运营对自己要狠无论团队艰辛程度有多大但是只用结果说话。
千弘企训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安东:乡村旅游”敢问路在何?
受访人: 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很野蛮,国家政策号召乡村旅游去富丽堂皇酒店分享美味大餐,规划设计院却让乡村旅游进了五项级厕所,执行者有乡村旅游进了死胡同。
“乡村旅游”没有产业支撑能活吗?没有差异化产业发展能生存吗?
答案是:“不行”!只生孩子,却不管孩子的描述再确切不过了,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发展是一样的,规划院规划师规划设计从不会布产业,主要以建筑形态展示无产业布局考虑,不顾落地执行,收完规划设计费用安全上岸。执行者不完全的理解规划设计僵化思维固化行为去落地,最后的结果就是设计方案是“仙都名城”,实际就是“鬼城炼狱”,劳民伤财,给乡村旅游不可康复的痛,龙头村就是乡村旅游最典型失败案例。
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对短期旅游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成为文旅发展的热门关键词。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吸引30亿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同时,乡村旅游政策利好,相关投资建设如雨后春笋。其中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支持6000多个试点村发展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各地方纷纷出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庄、特色小镇、乡村民俗和精品酒店等出现快速增长。
结合当前市场来看,我国的乡村旅游大致可以分为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游;以农庄或农场体验为主的休闲游;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游;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游等。不管何种方式的乡村游,一方面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得到开发,乡村经济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作为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外来客”,也频频出现“水土不服”。如何借助乡村旅游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成了各地政府和旅游相关产业的重要课题。

一、乡村旅游快速升温下的“生长痛”
桃花源式的乡村愿景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久居城市人群返璞归真的寄托,空间转换、时间转换空间穿插。在乡村融入旅游并逐步变得商业化的情况下,乡村是否还保留着“回归自然”的初心?
1、乡村旅游概念的混淆
在各项政策和资金加持下,乡村旅游成为了众多开发商眼中的“香馍馍”。然而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仅停留在景区修建和环境塑造上,对IP的提炼、乡村原有生态、人文习俗和文化属性的忽视,导致乡村失去了最初的“村味”。
2、“千村一面”——乡村的“趋同化”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并不是每个乡村都适合作为景点去发展,同样,也不能将所有的乡村都一概而论做无差别的规划与建设。目前市场中,大部分乡村旅游要么停留在依托山水等自然资源的观光旅游,要么是一些建设在乡村却与城市无异的游乐设施,对城市游客来说,既缺少吸引力,同时也因为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同质化开发,让乡村大同小异没有个性,失去了核心记忆点。

3、粗犷开发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隐忧”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引入,许多乡村一改过去交通不便、落后闭塞的面貌,在居住环境和卫生状况上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部分乡村在发展中,自然资源过渡开发,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上利益驱使下的当地居民大规模的弃耕从商,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保存和发展。
4、缺乏互联网思维和营销传播
乡村旅游虽然是人们追求“桃花源”式生活的体现,却并不能是真的“桃花源”。乡村旅游只有打开市场,为大家所熟识和认可,才能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旅游基础设施和文化习俗的完善。过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却是一朝成“网红”远在深山有人识。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有推进乡村旅游,但是广为人知的典型乡村却寥寥无几。
随着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的热播,乡村宁静惬意生活被人们所向往,但是在IP机遇下,却并没有进一步去带火江南水乡桐庐、湘西等地。营销策略的缺位,让IP和品牌都没有实在的“借势”效果。再加上开发商对营销传播的忽视,互联网思维的欠缺,导致很多大投资的乡村也仅仅是邻近城市的后花园,再加上客源的时效性明显,避暑游和周末游较常见,高峰期的拥堵,闲暇时的资源消耗,不仅极容易引起服务打折扣,也影响了游客体验口碑。
旅游是一个动态行业,当游客失衡,客源不足时,产业经济便失去了良性循环发展动力,严重的甚至很快被市场淘汰,最后成为“一地鸡毛”。

二、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规划与营销并发展
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利好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开发建设中,“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发展特点和特色展开,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与行之有效发展要求来进行发展。
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地理特征,所以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需要用淳朴的民风来创造一个可以让旅游者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目的的环境氛围,只有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更具地方文化特色。才会更加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特有印象,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入局的乡村增多,客源竞争日趋激烈,在吸引临近城镇游客的同时,能够引入远方游客才是乡村旅游的终极成功之道。建立和健全旅游品牌和IP,能有效的拓展景区的宣传渠道,促进景区与游客的互动。
旅游景区是服务产业,也是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传统企业将受到不小的挑战,而旅游景区与互联网的结合,则可以弥补传统企业在面对互联网所产生的短板问题,网络营销也可以增加旅游景区的推广方式,将旅游景区的品牌推广提高到新的高度,增加知名度,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提高景区的盈利。
其实,在国外,旅游营销推广是各个国家目的地旅游机构重要职能,也是国外大多数旅游机构的核心职能甚至是唯一职能。在国内,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的兴起,各省旅游机构的信息中心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国内市场的网络推广营销职能。部分省份还成立了事业单位类型推广机构甚至公司,专职旅游展览、广告投放、宣传内容设计制作等具体事务的操作。政府主导下的营销推广固然是锦上添花,而乡村旅游真正去实现乡村振兴却是一盘需要从长计议的大棋。

如今的乡村旅游缺乏品牌,几乎没有产生强势文化属性的某个IP,更是鲜有和日本、欧洲那样国际知名的乡村景点。互联网的下的乡村,既是《向往的生活》中的从容美好,也充斥了回不去的“乡愁”,如何真正借助互联网去了解用户,如何用互联网去传播乡村,如何让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这成了旅游部门需要各个击破的问题。
安东:您公司有官方网站吗?
受访人: 我们公司有官方网站,官方网站:https://www.zhejiangqianhong.com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大美乡村文旅规划设计建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