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吉也克这五个字在我的人生里烙下了最深的印记,一个是西南边陲生我养我的地方,一个是农牧结合生活工作的第二故乡;两个南北相隔的家乡让我感受到了多种民族文化,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依然和睦相处,靠的就是民族团结。我生活中时常会上演民族团结的乐章,最为记忆犹新的有两件事。
2019年的春天,我怀揣梦想来到了新疆塔城吉也克镇,来到了我第二个家的吉也克边境派出所,说实话离家4000多公里面对新的同事,新的环境又还是刚过完春节,心里始终不是滋味,时常会思念故乡,这一思念就过完了夏天。随着生活环境的适应,工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迎来了在第二个家的“第一个中秋节”,有句古诗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都给彼此分享家乡的习俗和特点,说着自己开心的事,灯光下的欢声笑语好不融洽;可突然就安静了,都说想家了,想妈妈了!是呀,都是父母放在手心上长大的孩子,谁不念家呢?就在这时候,一位本土哈萨克族同事唱起了一首哈萨克族民歌《故乡》,他说:“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吉也克,这里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也感谢各位同事对吉也克的付出和守护,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一定要把这里当做家一样”。是的,这里的人民总是那么热情,善良,纯朴,出门遇到的大叔大婶的一句句“孩子你们辛苦了”,隔壁大哥家的小朋友的“叔叔我长大了也要想你们一样做保卫边疆的好警察”,他们总用他们的方式来温暖着我们的心。转眼已经一年了,我们也打成了一片,我们相互理解,互帮互助,不断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和平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家) 哟!小龙回来啦,我笑着喊“叔”!“婶”!这是隔壁村一位60岁的彝族大叔和他的汉族媳妇,他们一共有3个孩子,他们尤其宠爱“老三”,在家里好吃的总是先给他,有什么好玩的第一个也是给他玩;我和他家老二是同学。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一起出去玩,由于对耍杂技表演特别新奇,我们都看的特别投入,等回过神来他家老三找不到了,吓得我们一边找一边让小伙伴去通知他爸妈,他哭着说找不到我可就惨了,我妈非打死我不可,一直到了下午才在一个沙堆旁看到他弟弟和一群小孩儿在玩,他妈一见就冲过去抱着“老三”哭,他爸擦了擦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说道“还好没丢,还好没丢”。同学回家必定是没少一顿揍,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老三”是他爸上山砍柴的时候捡的,当时带回家的时候,被冻的小脸通红,照顾了好一段时间身体才好起来,他父母觉得这个孩子命苦,所以才对他加倍的好,视如己出,搞得老大老二才像被捡来的,但说来也有趣,老大老二也从不因此欺负弟弟,而是时时处处让着弟弟,护着弟弟。可不管“老三”到底是谁家的孩子,是什么民族,最终他也融入了这个幸福的小家,有了疼爱他的哥哥和爸爸妈妈。每当看到他们我总会想起各民族只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个社会就更加有爱。
一个民族就像一滴水,一滴水很容易渗到沙土里面去,如果56滴水混合起来,就成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束阳光,一束能照到多大的地方呢?13亿多束太阳光混在一起,无比耀眼,灿烂发光,能照亮全世界;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根筷子,一根是很容易折断的,13亿多根筷子绑在一起,就坚如长城,民族团结就是这样的。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如鲁迅先生的话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灵魂的一小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团结一点,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