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5日,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创意征集大赛(以下简称征集大赛)正式启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校园路演,主要大学的室内宣传和定向征集,以及有关社会专业组织为促进征集活动开展的特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9月20日,竞赛组委会已收到2338份参赛作品,其中包括1007份广播拷贝和1 331台电视拷贝,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竞赛的促销和收集工作。
比赛的校园收藏涵盖全国50余所大学。其中,有22所大学实际进入校园活动,并举行了15场户外路演和12场室内培训。项目团队访问了北京的20余所大学,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协调了中国30余所大学。参加活动的师生人数超过2,000人,共收集了1,753份创意作品。无论是宣传活动的范围,宣传的深度,甚至是收集的作品数量,都超出了活动的预期结果。
校园招聘工作的时间非常重要,尤其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许多大学开展了很多活动以此目的。暑假开始时,学生接连离开学校,这使收集活动面临巨大挑战。有鉴于此,北京市国际公共服务广告组织委员会已提前计划,项目执行团队与大学进行了反复,深入的协调与沟通,赢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项目执行团队及时调整了推广计划,紧紧依靠学校师生的力量,加强了协调与联系,灵活地采用了多种收集方式和交付渠道,以扩大广度和强度。的集合。如果安排暑期工作以确保作品收藏的广泛性,则可以通过协调的方式来提高作品收藏的质量。
9月开学后,校园搜集活动通过密集的宣传,广泛的通知,多点放置和重点促销在22个校园进行了路演全国的大学。促销和室内培训演示。 参与的大学主要在北京,上海和武汉,并遍布全国。如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等。各大学的师生积极参加了活动,特别是室内培训的好评。其中,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已惠及300多名师生。大型教室到处都是座位,互动场景非常热情。在室内培训和宣传环节中,会议小组邀请了四个专业组织的专业创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与学生分享了公益广告制作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 校园培训演示文稿的最初目的是促进比赛的进行,以获得高质量和高品质的创意作品集。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这种共享模式和实践实践将使高校师生受益。他们引起了强烈的兴趣和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知名度。师生们称这是一场创意盛宴,他们都表示将积极参加比赛,努力提高创意水平,并按时汇报最佳成绩。的工作。
社会专业组织竞赛的收集是基于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促进。重点是实施特殊工作促进协会。总共收集了来自专业机构的585个创意文案条目。预期的效果。大赛专项工作推介会于7月2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廊坊两巢空间举行。全市广播机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互联网平台和广告机构的80多人参加了会议。工作促进协会。 其中,北京广播电视台,区媒体中心以及字节跳动,爱奇艺等机构作为重点推广单位,组织了创意团队参加。会议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尤其是在互动阶段。这些机构反应热烈,问题很热情,表达了参加的强烈意愿。会议结束后,为了更好地落实馆藏数量,确保参赛作品的质量,项目组对53个单位进行了三轮电话采访,并对一些关键单位进行了访问。
目前,征集比赛已进入专家审核部分,最终审核将于10月中旬完成。届时,有望制作出一批思想深刻,思路新颖的优秀文案作品,为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增光添彩。